首页 水泵选型 公司实力 选型热线:0731-88632200
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

水利内容精华!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

水利内容精华!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
时间:2021-03-12
3月12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全文,网上流出很多水利行业相关的内容版本,泵友圈认为水利部发布的版本比较权威和全面,也暗藏水泵市场的未来走向,特意转载分享给大家。

  3月12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全文,网上流出很多水利行业相关的内容版本,泵友圈认为水利部发布的版本比较权威和全面,也暗藏水泵市场的未来走向,特意转载分享给大家。

  第三章 主要目标

  第二节 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

  —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,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。

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

  ——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。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,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。

  专栏1 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

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

  第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

  第三节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

  推进能源革命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。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,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,大力提升风电、光伏发电规模,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,有序发展海上风电,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,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,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%左右。

 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。

  专栏6 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

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

  第四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

  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,加强跨行政区河流水系治理保护和骨干工程建设,强化大中小微水利设施协调配套,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。坚持节水优先,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,建设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,加强重点水源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。实施防洪提升工程,解决防汛薄弱环节,加快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,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。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,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,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。

  专栏7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

国家水网骨干工程

  第十四章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

  第二节 拓展投资空间

  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、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。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实施川藏铁路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国家水网、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、星际探测、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,推进重大科研设施、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、公共卫生应急保障、重大引调水、防洪减灾、送电输气、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、增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。

  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

  第三节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

  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、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、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,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  第十八章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

  专栏9 数字化应用场景

数字化应用场景

  第二十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

  第一节 全面完善产权制度

  加强数据、知识、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,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。

  第二十一章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

  第三节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  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,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,丰富债券品种,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。

  第二十三章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

  第一节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

 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,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,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,建成10.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。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,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。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精细化管理,建设节水灌溉骨干工程,同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。

  第二节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

 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,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治理,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。

  第二十四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

  第二节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

 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管护机制,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,完善乡村水、电、路、气、邮政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物流等基础设施,提升农房建设质量。

  第三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

 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稳步解决“垃圾围村”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,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。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。

  专栏10 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

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

  第二十九章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

  第二节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

  建设源头减排、蓄排结合、排涝除险、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。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、干旱和地质灾害的能力,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。

  专栏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

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

  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

 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,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,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,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、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。

  第一节 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

  顺应空间结构变化趋势,优化重大基础设施、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,分类提高城市化地区发展水平,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,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,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、农产品主产区、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。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,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,对重点开发地区、生态脆弱地区、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等制定差异化政策,分类精准施策。加强空间发展统筹协调,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实施。

  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

  第一节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

  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。

  强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综合治理。

  第二节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

  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,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,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,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,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、工业污染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船舶污染治理、尾矿库污染治理等工程。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示范,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。实施长江十年禁渔。围绕建设长江大动脉,整体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疏解三峡枢纽瓶颈制约,加快沿江高铁和货运铁路建设。发挥产业协同联动整体优势,构建绿色产业体系。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。

  第四节 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

 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

 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,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。

  第五节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

  加大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,筑牢三江源“中华水塔”,提升甘南、若尔盖等区域水源涵养能力。创新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,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、旱作梯田和淤地坝建设。推动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和滩区综合治理,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。开展汾渭平原、河套灌区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清理整顿黄河岸线内工业企业,加强沿黄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。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,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。

  第三十二章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

 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

 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,切实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。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,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。

 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,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补齐教育、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。

  支持新疆建设国家“三基地一通道”,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。促进400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保护发展。

  第三节 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

  支持淮河、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发展。

  第五节 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

  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振兴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传承弘扬红色文化,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,推进陕甘宁、大别山、左右江、川陕、沂蒙等革命老区绿色创新发展。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修复,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。

 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

  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,支持省际交界地区探索建立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合作共建、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。

  完善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,支持流域上下游、粮食主产区主销区、资源输出地输入地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益补偿,鼓励探索共建园区、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。

  第三十四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

  第三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  建设长城、大运河、长征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,加强世界文化遗产、文物保护单位、考古遗址公园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。

  专栏13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

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640 (7)

  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

  第一节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

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

  加强长江、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,加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。全面加强天然林和湿地保护,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%。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、石漠化综合治理。

  第三节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

 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、重要水系源头地区、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,鼓励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、流域上下游通过资金补偿、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横向生态补偿。

  推动长江、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试点。

  专栏14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

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

  第三十八章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

  第一节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

  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,加强重点流域、重点湖泊、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,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,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%,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。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,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。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,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。

  第二节 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

 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,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,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,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%,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%。

  第五节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

  推进排污权、用能权、用水权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。

  完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,强化河长制、湖长制。

  第三十九章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

  第一节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

 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,强化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,鼓励再生水利用,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%左右。

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

 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、合同节水管理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。

  第四节 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

  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。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。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,创新完善自然资源、污水垃圾处理、用水用能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。

  完善能效、水效“领跑者”制度。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。

  专栏15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

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

  第五十三章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

  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、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,实现重要产业、基础设施、战略资源、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,着力提升粮食、能源、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。

  第五十四章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

  第一节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

  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,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、矿山、建筑施工、交通、消防、民爆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,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。

  第四节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

  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,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,提升洪涝干旱、森林草原火灾、地质灾害、气象灾害、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。

产品推荐
查看更多产品
30 年研发经验
Experience
02 年质量保证
Quality
7000 家成功案例
Case
70 项专利证书
Patent
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
服务热线
15348312290
微信询价
返回顶部